若不是被医院催缴拖欠的医疗费,家住陕西商洛的冯斌可能永远不会发现,父亲在商洛镇安县精神病防治院住院两个多月,竟然被记录着“服下”了一千多斤中药材。
日前,冯斌向质量报告投诉平台反映,2015年底,其时56岁的父亲因患精神类疾病,入住镇安县精神病防治院进行封闭治疗两个多月,医药费清单显示,该医院给其父开了600余千克(1200余斤)中药材,平均每天中药材用量约达20斤。
2015年11月16日至12月31日的住院证及出院证
2015年11月16日至12月31日住院收费清单
收费清单显示开出1200斤中药
有的服用过量可至死
2016年1月的住院证及出院证
“出院时,两张清单显示总治疗费用22909.69元,全部是欠着的。”冯斌说,因家中经济困难,在支付了10909.69元治疗费用后,他给医院打了一张1.2万元欠条,拖欠医疗费用至今。
虽然出院时未缴清全部费用,但在2016年初,冯斌已经通过柞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报销了百分之六十的医疗费,共计1.3万余元。
冯斌说,这几年医院给他打过几次电话,要求补齐欠款,他都以资金紧张为由推迟了。今年7月初,医院又提醒缴费,他才第一次仔细翻看收费单,发现用药和费用有些奇怪。
医院称“可能输入错误”
冯斌说,7月4日,他拿着之前向柞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报销费用时保存的资料,向镇安县精神病防治院一名杜姓工作人员进行了反映。
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收据
据冯斌提供聊天记录显示,该杜姓工作人员先称收费单上的“kg”是输入失误,后又质疑冯斌所提供的收费清单应该是复印件,不是盖着红章的原件。
该杜姓工作人员还对冯斌说,“如果是这样,当时你拿(到)县合疗办就报销不了”。之后又说:“有事说事,你家里困难,领导说了给你减免一部分,好说好商量。”
冯斌说,2016年报销时,发票需要提交原件,其他材料都只用提供扫描件,所以收费清单的原件现在还在他这里。
另外,另一张医院在2016年1月31日开具的后续住院收费清单中,又出现了“莱菔子2、川楝子2”中药材费用,计量单位却为“克”。
其中显示,使用“莱菔子2”200克,每克0.03元,共计费用6元;“川楝子2”100克,每克0.02元,费用2元。照此推算,莱菔子、川楝子每千克售价应分别为30元、20元。
记者就此咨询了北京某知名中药材销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莱菔子、川楝子两味中药材目前日常售价为每克0.04元,计每千克40元。
冯斌提供的医院收费材料却显示,600千克“莱菔子1、川楝子1”中药材单价每千克15元,计费达9000元,并不是在按“克”计费,且该笔费用已然被纳入到农合报销范围之中。
此前与冯斌微信联系的杜姓工作人员称,她只是医院的业务人员,并不清楚此事,具体的问题需要询问当时负责治疗冯斌的几位医生,但由于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强,她暂时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之后,记者就此事再次联系她,其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了采访。
官方:查处涉事医院 退回费用
来源:人民日报,澎湃新闻
发表评论